
養豬園地
以創新為驅動力,以鑄就精品為基石
當前豬場存在問題及發病規律
- 發布時間:2020-04-14 10:27
【概要描述】根據天成五六五養豬法的專家們多年的從業經驗和總結發現:豬場存在的問題是有有一定的規律的,無論是豬不同生理階段還是季節都有一定規律可循,
當前豬場存在問題及發病規律
【概要描述】根據天成五六五養豬法的專家們多年的從業經驗和總結發現:豬場存在的問題是有有一定的規律的,無論是豬不同生理階段還是季節都有一定規律可循,
- 發布時間:2020-04-14 10:27
根據天成五六五養豬法的專家們多年的從業經驗和總結發現:豬場存在的問題是有有一定的規律的,無論是豬不同生理階段還是季節都有一定規律可循,掌握了規律對于養豬生產的管理帶來便利。
首先,根據豬的用途群來總結一下近年來各大豬場出現頻率最多的問題。
公豬
1、性欲低。
特別的品種純度化高的的種公豬性欲低,一直困擾著業主,直接影響公豬的使用年限。
2、精液質量不高。
精液品質,特別是與豬場的規模成反比,大家對這個問題也采取過很多的整改方案,結果都不盡人意。
3、利用年限低。
一頭優質的種公豬利用年在4-5年,實際都是2-3年左右,利用年限直接影響到種公豬的使用成本。
母豬
1、后備母豬合格率低。目前數據表明培育率在60%以下。而西方國家在75%以上。
2、頭胎母豬發情難,間情期長。
3、經產母豬秋季厭情,配準率低。
保育豬
1、成活率低,平均成活率在80%以下,有的地方在冬季達到60%以下。
2、均勻度差,弱小仔在15%左右。
3、腸道問題嚴重,復活率在30%以上。
中大豬
1、料肉比差,不穩定。
2、育肥豬的呼吸道嚴重并且復雜。
3、出欄率在95-98%左右。
4、死亡率高,在3-4%左右,高于與世界平均水平1-2%。
當然還有很多規律沒有總結到,簡單來講:“小豬怕拉、大豬怕喘、中豬怕混合感染、最怕母豬不生產”。
季節發生問題的規律越來越明顯,規律性越來越強
春季
1、呼吸道
春季的呼吸道問題越來越嚴重,在問題的危害方面給大家造成了很多困擾,發病以多病因、多樣性為主要特征,單方面對癥治療效果越來越差。
2、霉菌毒素
受到農業玉米收割及儲存方式的改變,霉菌毒素已經成為養豬業的“第一殺手”,豬場所有的混合“感染”的問題性疾病都與霉菌有關。
3、流感
目前而言,只要養過3年以上的養豬場,都認識到了這個規律,積極采取各種的保健及預防工作,傷害逐步得到控制。
4、混感
主要在中豬(40-60公斤)階段,對于業主而言最為“無奈”,沒有達到銷售的標準,但飼養成本已經投入了,出現“混感”,只有祈禱“傷亡率”低一些,再低些。
夏季
1、母豬熱應激
產房的設計主要考慮出生仔豬的需要,母豬處于“被動應暑”的狀態。自己最佳的溫度為21度到16度,然而產房溫度都在30以上,考驗著母豬的調節能力,應激已是“常態”,由此帶來危害頗多,業主認識到的不多。
2、產程長
產程長,已經被行業的專家們作出“課題”來研究,可見其影響之大,很多的方案各有不同,效果自然也參差不齊。
3、皮膚病
主要是那些環境設施差的豬場居多。
秋季
1、母豬的屢配不孕
“秋配難”,也是絕大多數豬場的共識,原因多種多樣,規律性強。
2、血液寄生蟲
附紅細胞體為代表,伴隨著弓形體的出現,特別的10-11月份,積極交替的時節。
冬季
1、仔豬腸道感染
溫度與設施的矛盾造成冬季規律性腹瀉是“常見”的問題了。
2、仔豬成活率
多種原因,因場而異!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